一部备受争议的文艺类型商业运作模式的电影,因题材格局大、宣传期持久、最早宣传海报与宣传片的调性备受好评。但威尼斯电影节的观影非议,以及最后一版内地海报的劣质地产文案即视感,又收获到大量差评,给本片蒙上面纱,更多的观众产生猎奇心理欲求一探究竟,于是本片的受众嗖嗖拉大了几个层面。排片的限制与时间的冗长,使得本片并不会在票房上突破大的收获,至于口碑,则是见仁见智,有人离座有人落泪,但纵观177分钟,值得肯定的是,本片突围了文艺电影传统叙事手法与剧作模式,打破戏剧中的“第四面墙”,规避戏剧张力,试图用各种反叙事元素,绝对客观地来拼凑还原萧红的一生。
首先,抛开传统观影模式审度本片。作为一部半传记类的文艺电影,李樯打破传统的剧作模式,抛开所有戏剧元素与情境脉络,以一种“反剧作”的手法呈现整个文本,真实、客观地还原了萧红的一生,而非去讲述萧红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其实这样的手法在文艺片中并不鲜见,但本片基于民国时期至抗战爆发这样的一个颇具意义的历史背景,选择同具话题性的天才文人萧红,用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大胆尝试了一次文艺片的元素创新。
“反剧作”手法,打破戏剧张力与情境脉络,伪纪录片的舞台距离感
再复述一次,不要抱着看故事片的心态来观看本片,聚焦的目光应该落在萧红这样一个人身上。对于怎样描写一个仅靠友人回忆、活在作品中的逝者,是本片最大的看点。萧红,原名张乃莹,她并非编剧李樯杜撰出来的人物,而是鲜活有灵魂,实实在在存在于动荡时代中的天才作家。许鞍华与李樯在还原萧红形象上,并未少下功夫,而是卯足了劲,让萧红对着镜头自述,剧情发展过程中,让友人们突然跳出戏内,看着镜头面对观众讲述,看似苍白无力的絮絮叨叨,实则是对萧红最有效的侧面刻画,因为要还原一段已经远去的历史,叙事与戏剧元素不足以支撑整个真相的力度,况且,让戏中人物自说自话、逃离三面墙的常规叙事而打破第四面墙,让人物主动跳出戏内,与观众见面,虽会令观众出戏,让舞台的距离感突显,潜移默化暗示着这部电影即是电影,但却是证实了历史与事件的真实性,萧红,非杜撰的人物,而是曾经存在于消逝时代中的人物,活在友人回忆中的人物。
超现实主义的大胆创新,突破时空限制
在文艺片中见到以上一句话,感觉有些荒谬,可事实却是如此,且,为本片的亮点。李樯与许鞍华无疑是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因为如此沉重与沉稳的题材,如此厚重的时代背景,如此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文艺气息颇浓的主题,在保持许鞍华一贯娓娓道来的调性时,还能够打破传统的常规叙事,一是通过人物的口述,在同一空间内,对白跨越不同时空,传达信息于观众,或引导观众思维之跳跃,二是在影片叙事过程中,将时间、空间混剪,不慌不乱继续保持着沉稳节奏走完将近三个小时,之前责备许鞍华缺乏把控影片功底的评论人该打脸了。这样的一次大胆尝试,完全跳脱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剧情模式,甚至有些商业类型片化的手法,来填充这部文艺传记电影的空白,各种手段展现各个方面的萧红,不一样的萧红。
视听语言的突围,文学作品与电影叙事的对接
影片主要由四大元素构成,萧红自述,友人描述,旁白或画外音,片段化叙事,且四大元素皆为展现萧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服务。絮絮叨叨的旁白或画外音,乍看繁冗沉闷,不明就里,但凡是读过萧红作品的,萧红低闷沉稳的旁白一出,自然能清楚李、许二人的用意。用萧红本人的作品去构建情境,去引导片段化的常规叙事,这是本片还原萧红作品的手法之一,也是本片所有叙事、演变的前提,人物情节空白缺失的填补。画面多是根据旁白内容衍生的情境,配合着在画面语言上呈现情节,从画外音的旁白中,能够听到萧红半自传的人生,萧红作品中与她生活相契合的部分,萧红眼中的社会,萧红的世界,萧红心中的友人,等等,旁白出现得恰到好处又把控着全局,这是一次文学作品与电影非常规叙事的无缝对接,因为在此视听语言的结合下,带有文学气息的旁白与画面的叙事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相依,以截取萧红作品为基础的旁白要靠画面的叙事来衬托,来交代,而画面的内容,是依托着旁白的调性。抛开叙事的层面不触及,至少在塑立萧红这一人物形象上,是站住了脚。而萧红明显带有自传色彩的《商市街》,在影片中被还原成片段化的叙事,活生生的萧红与萧军,在逃离囚禁后面对新生,在哈尔滨的严冬里如何在旅馆艰难求生,这段常规叙事对应着书中每一个章节,将小说中的情境再现,刻画了一段悲欢离合的雪中曲,萧红的形象,从此刻开始,由前半个小时的模糊,变得立体了,无拘无束,向往自由,有苦同当,敢爱敢做。颇有意思的友人描述,被设置成伪纪录片的舞台戏剧式的跳戏,许鞍华采用了“绝对客观”的多视角,多角度的方式,将观众拉出戏外,听听片中人物如是说。从他们口中出现的,一是历史资料的真实还原,二是对萧红的评价,没有故事,更像素材的堆砌,结合着旁白引导的常规叙事拼拼凑凑,如拼图标签般将萧红一点一点展现。
黄金时代,由萧红,见众人
黄金时代,无拘无束的时代,自由泛滥的时代,动荡慌乱的时代,最好的时代,原以为本片解读的,是通过萧红这一视角构建的当其时中国动荡但高产的文坛时代。
但片中其他人物,鲁迅先生,许广平,端木蕻良,骆宾基,以及萧红萧军的其他朋友们,影片并未深究,所有人的出场,都是因为与萧红的相遇,与萧红的离别,为了描述萧红……那么,黄金时代,于本片,究竟有何深意?黄金时代这一片名,究竟点出的是什么?
私以为,从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到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以及她在日本时曾给萧军写的信中提到困惑与解答“这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吗”进行剖析,影片通过解读与塑造萧红,途经命运的颠沛流离,又遇分离及相逢,在令她困惑与无所适从的时代背景下,仍坚持“找个安静的地方写写作”,心系自由,向往无拘无束,在动荡的外界格局下,内心尚存的理想状态,为萧红的黄金时代。或许是在暗无天日与萧军第一次相遇的仓库,或许是哈尔滨冰天冻地的破旅馆,也许是春暖花开雨中道别的鲁迅先生家的巷子口,更也许是山西游击的漫天沙尘,甚至是弥留之际的炮火连天,或许黄金,存在于萧红的每一个时代,流淌在她拼命挣扎的血液中,在她自由不羁的眼眸里。而与萧红的相遇,每一次遇见,构成了众人们的黄金时代,感受她作品中的哀而不伤,醒目而生动,不乏时代背景的深刻,沉浸在她爽朗如神经质般的笑声中,黄金时代,是萧红给予自己理想状态的一剂灵药,更是萧红赋予众人们每一次相遇的美好。
最后,私提两点观影建议。
一、这是一部有门槛的文艺传记片,时间长度也是一个坎。如若对萧红不甚了解,或是对民国文学史,近代作家毫无情结情谊,观看本片,则是晦涩难懂,味同嚼蜡。
二、切莫将本片当做剧情片,一旦跳入故事类型片模式,则会看不见本片打破传统剧作的创新手法,也读不懂本片苦于三小时塑造的萧红。
三、影片中规中矩,巧妙规避了很多萧红的流言与野史,正面、细节呈现了萧红,如若是受流言影响前来窥探,大可不必浪费时间。
声明:本文系张子涵供牛华娱乐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报道:
本类最新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