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爱人
人称“不落俗套与常规电影语言分道扬镳”的导演大卫·芬奇,中国观众最熟悉他的作品莫属《七宗罪》与《搏击俱乐部》,当然还有《社交网络》、《返老还童》等经典作品。他的电影如同教科书一般,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大影视院校入门必拉影片。大卫·芬奇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他将电影的成功叙事化与符号化,更在于他提出了电影史上一个新的名词:“伤痕电影”,他称这种所谓的“伤痕”,在电影中,不仅包括演员演后的那种感受,也包括观众在看后心里所留下的那种淡淡的哀伤,整个电影的基调是黑色的,是暗淡的,同时也有些扭曲,但并非故弄的玄虚,只是想引发观众的一些思考,包括社会问题、人性道德等。他是为数不多的利用技术,达到了艺术的高度,再将其与精神意志所融合,通俗点讲,就是站在市场的角度大玩艺术,玩得商业化与口碑化,这是中国现今电影拍马都望尘莫及的。
大卫·芬奇很懂商业,他选择了一部全球畅销的以悬疑外衣包裹的反社会类人格小说进行改编,在玩尽情节吊足观众口味之余,将真相徐徐揭开于世人眼前,是将这部文学作品搬上银幕最完美的诠释,反面教材详见中国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匆匆那年》。
不可被复制的大卫·芬奇式故事。
酷炫的三个视觉的平行叙事。不玩盖里奇式的多线交叉,也并非昆汀风的环形章节结构,通过三个视角,大卫·芬奇不紧不慢地给观众将故事娓娓道来。故事的一开始,宣告男主的妻子失踪,可谓是“热事件开场”,摊上大事儿了!在十分钟之内足以将观众的情绪调动到最高潮,但是大卫·芬奇一点也不急,这风格倒与他一贯作风不谋而合,似乎是在告诉观众,急什么,想看就要有耐心。
了解清楚整个故事,以及大卫·芬奇的悬疑设置点,就在于三条线的平行。
第一条线,即影片的主线,以男主(本·阿弗莱克 饰)为主,从他的视角将整部影片开启,将观众半客观地从他的角度带入了妻子失踪的故事,他伤心,他害怕,他担忧,他面对公关媒体社会舆论的伪善,他迫不得已,他压抑悲愤,直到后来的实情揭穿;
第二条线,影片的第一条支线,作以辅助本片的故事说明与讲解,与主线交织融合,大卫·芬奇对故事的完整之余更不忘体贴地为观众奉上客观地解说,怕观众被绕昏;
第三条线,本片的悬疑之重,也是吉莉安·弗琳的同名小说中最扰人视线的部分,即男主的失踪妻子(罗莎曼德·派克 饰)的自述日记,这条线中呈现给观众的内容,是与前两条线观众所看见的事实截然相反,更加将男主塑造为一个伪善、残暴的婚姻背叛者。
故事就在第一主线开场,第二支线交融,第三条线反转这样的反复循环模式中细水长流于银幕,节奏缓慢而不拖沓,结尾反转但不突兀,通过一场有意识的失踪,大卫·芬奇讲清楚了整个故事,最初的悬念也吊足了观众的口味,尽管最后悬念与铺垫都不太重要了,但是,依靠前戏的一路铺陈,在接连相扣的事件中将两位主角的性格跃然于画,最后的最后,所有人将会发现,这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几乎生活中每天都会遇见的事情,但是,发生者是一对不太普通的夫妻,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更是不普通,所以,归根结顶这部好评如潮的电影,核心仍在于,完成了极其漂亮的人物构造。
可以谈的有很多,人物的塑造上,大卫·芬奇花了很多功夫,运用了大场小场各种叙事去交待,但定会涉及到剧透不太人道,故还望观众自行观看,得出你们心中的那个大卫·芬奇的“伤痕”与符号化的社会思考。
声明:本文系张子涵供牛华娱乐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报道:
- 《消失的爱人》:黄真真“真”三部曲再创新题材2015-11-10
- 《消失的爱人》:黄真真“真”三部曲再创新题材2015-11-10
- 黎明王珞丹领衔《消失的爱人》 演绎最唯美悬疑片2015-11-06
- 黎明王珞丹领衔《消失的爱人》 演绎最唯美悬疑片2015-11-06
- 角色在变初心不变 黎明携《消失的爱人》再造经典2015-11-04
本类最新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