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艺娱乐 > 电视 > 综艺新闻 > 正文

主打“兄弟情”的户外真人秀那么多,《来吧兄弟》如何杀出重围
2017-07-12 10:10:03  牛华网    我要评论()
字号:T|T

“来吧兄弟团”现身录制

“来吧兄弟团”现身录制

上周末,户外真人秀《来吧兄弟》终于在江苏卫视开播。这档由陈小春、包贝尔、潘玮柏、孙坚、段博文、谢彬彬六位嘉宾组成的全新锻造式综艺的播出,也正式宣告了暑期荧幕争霸战又多了一支生力军。

主打“兄弟”概念破冰社会人际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档标榜“无模式、不设限、反套路”的新次元综艺,同样着重主打“兄弟”亲情友爱概念。而纵观近两年的户外真人秀,节目组都会不约而同的主打嘉宾之间的亲情关系。无论是《奔跑吧》中的“伐木累精神”,还是《极限挑战》中的“男人帮”都不外乎如此。深究其根源,有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现实社会对于人际关系的渴求:放眼如此高强度、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强调个性的存在方式和生活习惯,使得人际间的关系慢慢疏离。作为引导社会价值取向责任的电视媒体,自然有责无旁贷的义务以自己的方式和力量来带动全社会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融合。

之所以《来吧兄弟》会选择“兄弟”这个亲情概念作为切入点,不仅仅是因为六位嘉宾的性格特征,更在于这个词承载着的内涵。所谓兄弟者,除了特指哥与弟以外,更有包含意气相投或志同道合之人的概念。所以时至今日,这个词也越来越多地用在日常中对于朋友和陌生人的称呼,这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隔阂,是中华文化传承中“四海皆兄弟”的一种延续——兄弟二字意味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兄弟二字虽然简单,但承载着许多的感情;兄弟二字,囊括着亲情的另一种诠释。而在《来吧兄弟》中,六位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嘉宾因同样的目标聚焦在一起,只有相互信任和协作,才有可能完成各种不可思议的挑战内容。这种欢脱幽默的氛围中传递出的团结协作,无畏挑战的精神,正是《来吧兄弟》所期待传达的社会正能量。

竞争与合作并存 多重挑战打造“知识点”

随着户外真人秀的全面爆发,观众过往对于类型套路的新鲜感无疑也进入到瓶颈期,如何在节目环节的设计中体现“有意思有意义”,如何在主题细节之处挖掘“兄弟情”的放大和升华,这无疑是考验《来吧兄弟》节目组的重要课题。

从节目的大逻辑而言,就是六位嘉宾要在不按套路的设计中通过各种各样的难关考验。具体细化到节目内容之上,便是通过游戏主题、游戏环节等有意思、有意义的设计,把知识点融入到游戏之中,并通过六位嘉宾在层层趣味游戏中跳脱明星身份,在相互竞争与合作之中真正展露出观众期待的真实面,最终在挑战成功的过程中更加自然、真实地呈现自我情况。

如第一期节目中,无论是需要在五分钟内将充气木马中的空气放光,并将木马塞进背包的任务,还是在一分钟内把四听可乐斜立在桌面上的奇怪考验,参与竞争的嘉宾之间除了让人会心一笑的使坏捣乱以外,也不忘为对手支招。这种融世界各国的文化坐标、地理知识乃至物理常识等内容于游戏之中,集彼此挑战与相互帮扶与一体的内容形式,足以让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在体会到轻松搞笑的娱乐氛围之余,也能够获益实用的知识内容。

首播有温情有特色更有改进空间

论及《来吧兄弟》最大的特点,应该是节目在研发之初便秉承的“以情真意切杜绝廉价的笑声”。用江苏卫视著名制片人张烨镝的话来说,便是期望这档节目能够打破观众对综艺原有的认知,通过六位手足无间的嘉宾有情谊、有火花、也有共赢的合作,力求呈现出对抗中透着温情,冲突中透着和睦的节目效果。

从第一期节目的播出内容来看,这种充满人情味的对抗有着格外的诠释:“综艺老司机”包贝尔在吃透游戏规则的情况下纵横全场成为最后赢家,并获得了最终惩罚的选择权。而他为了保护更多的兄弟不受罚,果断选择“背叛”盟友段博文,意图将伤害降到最低。至于包贝尔最后主动选择与好兄弟段博文一同接受惩罚的举动,更是为节目写下了“好兄弟有难同当”的注脚。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其中初显的“兄弟情”以外,第一期节目确实也存在着不小的改进空间。譬如由于第一期节目中多设计的是单人任务,所以六位嘉宾之间的互动镜头也相对有限,没有产生兄弟之间的互损互助、互友互谅的氛围感来。这一点应该要在之后的节目中重点加强,毕竟只有六位兄弟合体用热情与活力为观众带来欢乐,这档节目的“魂”才算真正有立意。其次,第一期节目的后期制作也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无论是段博文被按摩还是潘玮柏喝可乐的片段,如果加上适当的修饰和后期,形成的娱乐效果应该会更加强烈,节目的观赏度也必然会更高。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来吧兄弟》

责任编辑:刘楠

我要评论

已有 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