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艺娱乐 > 电影 > 精华影评 > 正文

速度与激情:肾上腺素的大买卖
2015-04-09 18:43  界面  徐元  我要评论()
字号:T|T

文/徐元

十五年过去了,《速度与激情》从一部B级警匪片,意外而又必然地变成了一个全球化的标识、一棵电影公司的摇钱树。

就在这个四月,《速度与激情7》(Furious 7)开始在全球各地开映,基本预定了年度卖座电影前三甲之一席。紧接着,今夏的暑期,洛杉矶的环球影城(Universal Studios Hollywood)就要推出全新的重磅游艺项目《速度与激情:机械增压》(Fast & Furious–Supercharged),游客们可以在全球最大的一组360°环幕的包围下,体验时速120英里的飞车快感。这个项目正是环球影城开业50周年庆典里的最大手笔。

不过,在路上跑久了,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故。不仅“速激”系列本身几遇坎坷,而这第七部开拍时,更是发生了一次双重意义上的严重“车祸”:2013年11月30日,下午3点30分,保罗·沃克和朋友开着一辆保时捷卡雷拉GT,超速偏出了加州巴伦西亚市(Valencia)的海格力斯街(Hercules Street),旋即撞上了两棵树及一架路灯,爆炸起火,车上两人罹难。

图:保罗·沃克(1973——2013)

享年40岁的保罗·沃克不但是“速激”系列的男一号,去世时,他在《速激7》里的戏份仍未拍完,而且,最要命的是,身为一套飙车戏的主演,自己就死于超速事故,这种“警示”,着实令一贯歌颂地下飙车的“速激”系列陷进了道德和法律的困局。

一部分舆论呼吁影片就此中止,但上亿美元的成本显然不能白费,出品公司环球影业最终决定,影片继续拍摄,只在剧作上稍作调整,尽量保留保罗·沃克的戏份。片方由此请来了沃克的两个弟弟代兄上阵,到后期制作时,再通过CG特效“换头”“换脸”,以保证这位引发整个“速激”故事的布莱恩·奥康纳(沃克角色名)能够有始有终,在本片故事里光荣退隐。2014年4月,影片恢复摄制,7月终告杀青。

经过这起事故,《速激7》的首映日,从原定的2014年7月11日,推迟到了2015年4月3日(北美)。环球影业从去年秋天开始投入重金宣传,甚至为今年年初发布的预告片制作了多支制作特辑版预告片,让主演们分别回顾15年来7部影片拍摄时的心跳瞬间。看着主演们从青春无敌的姑娘小伙逐渐变成沧桑中年,尤其是成名于飞车又殒命于飞车的沃克,即便是轻蔑于“爆米花电影”之浅薄的观众,也很难不会有一声喟叹。

造化弄人,无法预料。15年前,也没人能够想象,这样一部中等成本、新人担纲的警匪动作片,后来竟晋升成为新一代的007电影(这是《速激6》里的一句自嘲兼自勉),不但娱乐着各国观众,还彰显着时代精神——出身苏格兰贵族的英国白人情报员007,在一次次的冒险和艳遇里,一次次地拯救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而从007故事里折射出的,分明是美苏争霸、东西方冷战的末日危机感。而到了“速激”的时代,故事讲的就是拉美裔开着改装的日本车在美国的街头竞速,然后逐渐卷进一桩桩涉案金额不断递增的犯罪之中。此刻,国与国的差异近乎消失——大家都说英语,都在午夜的繁华街头肆意飙车;法律和秩序不再至高无上,警探布莱恩每次都在法律和情谊的冲突里放弃前者,而“飞车家族”的每一次行动,实则都在犯法。至于他们的对手,连时髦省事的“恐怖分子”都算不上,只不过是些贪财的刑事犯。说到底,“速激”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为名为利,为家人为自由,不断飙车,不断追逐刺激——而非忠君爱国除暴安良解放人类——这也就是今天的“我”时代的精神。

此时代还是“地球村”的时代,“速激”的台前幕后也正体现着这一特色:故事发生在北美、南美、东亚、西亚、欧洲……“飞车家族”里,有各种肤色——实际上除了布莱恩·奥康纳,他的其他同伙全都是有色人种,演员们来自美国、墨西哥、韩国、日本、以色列、英国;该系列最核心的创作者、第三部至第六部的导演林诣彬,生在台湾长在美国,而接替他执导第七部的温子仁,则是澳大利亚籍的马来西亚华裔。影片由名为“环球”的电影公司出品,实在贴切。

不过,就像突遇沃克车祸一样,环球公司栽培“速激”大树的过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2001年,首部曲上映,北美票房大收,于是被评论界视为“狗尾续貂”的续集(2003年)就匆忙上马了,尽管北美市场反应平淡,但国际市场成绩尚可。随后,沃克和迪塞尔都拒绝归队,环球无奈尝试“国际化”,启用华人导演林诣彬,再把故事安排到了东京,然而第三部(2006年)的票房无论北美还是海外都极不理想,就像太多的好莱坞动作片一样,“速激”勉力拍到第三部就烂尾了。

好在《速激》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警匪片,核心元素“飙车竞速”生猛时髦,对肾上腺素的刺激,远比常规的硬派动作片大得多。更重要的是,作为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里的小弟,环球近些年缺少能够开发成系列电影的项目,除了和漫威合作的那两部不成功的《绿巨人》,近年风行的漫画超级英雄电影都跟他们没有关系。可如今好莱坞制片厂的收成,全押在“系列电影”(franchise movie,又可直译“特许经营权电影”)身上:把电影当成电视剧一样拍了一集又一集,不但可以节约制片和宣传成本,而且形象授权、衍生品开发更是一本万利的大买卖。在《谍影重重4》难产且失败,《侏罗纪公园》系列停摆的情况下,环球不得不再度为“速激”亮起绿灯。

触底反弹还离不开两位主演的回归。饰演“飞车”领袖多米尼克的迪塞尔,一度在新千年后被看作是动作明星的新王者,但他始终未能重现施瓦辛格、史泰龙式的辉煌,而英俊小生沃克更是干脆一直混迹于B级动作片。2009年,他们和林诣彬携手,一起为《速激4》赌上了职业前途。尽管该片北美1.5亿美元的票房,按照通货膨胀系数核算,实际上还不如《速激1》的1.4亿,但海外票房却从6000万激增到了2亿,重启的“速激”于是宣告成功。而且,再接再厉的《速激5》没有重蹈《速激2》的覆辙,而是拍出了一部新世纪的动作片经典,全球逾6亿美元的票房纪录,更是宣告了“速度与激情”真正变成了一个现象。耐人寻味的是,从本集开始,“速激”从沃克、迪塞尔的双雄警匪片,质变成了一伙身怀绝技的高手共同完成高难度任务的“强盗片”(heist movie)。在新的设定里,沃克的戏份越来越少,因此在新作里宣告谢幕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环球影业董事长杰夫·谢尔(Jeff Shell)今年年初访华时,直言“未来3年有20部超级英雄电影,我很高兴我们不在其中”,十足的底气,就在于他们握有《速度与激情》;这不仅是一套票房累计超过23亿美元的系列影片,更是一个混杂了汽车品牌植入、环球影城游览项目、形象授权、衍生产品开发等等一系列大买卖的生态圈。而在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更复杂的超级生态圈:那就是由好莱坞电影、麦当劳快餐、苹果手机、NBA赛事等共同构筑的英语化的、美国化的“全球化”景观。

首发于《时尚先生》

作者简介:

徐元,媒体工作者,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副主编。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速度与激情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我要评论

已有 位网友参与评论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